【光明日报】三岁多患儿胸腔竟长11cm巨大肿瘤,还好遇到了他们
12月30日,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,该院近期为一名3岁多患儿成功切除位于胸腔的11cm巨大肿瘤。
11月8日,一名3岁8个月的女性患儿因“发热伴咳嗽2周”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。患儿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,最高达39℃,伴咳嗽,呈刺激性干咳。检查发现原来致病的元凶是胸腔内长了一个11cm的巨大肿瘤,肿瘤完全占据了整个左侧胸腔,心脏、大血管和左肺完全被挤压到了对侧。
病重的患儿,巨大的肿瘤,让该院小儿外科刘钧澄教授、佘锦标副教授和特需医疗与健康管理中心行政总监、胸外科顾勇教授百感交集:肿瘤不切除,患儿生命危险;肿瘤切除,难度太大,风险太高,患儿同样面临危险。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,顾勇教授提议,组织全院多学科讨论。
医务科接到顾勇教授申请后,快速组织了小儿外科刘钧澄教授、佘锦标副教授,儿童重症监护病房(PICU)唐雯教授,放射影像科李向民教授,麻醉科窦云凌副教授等全院多学科大讨论,大家围绕患儿肿物性质,能否手术治疗、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等诊治难点进行激烈讨论。最终一致认为,纵隔肿瘤诊断明确,良性可能性大,手术为唯一措施,肿瘤巨大,与胸腔大血管关系密切,围手术期风险极高,向患儿家属详细说明病情及手术风险,征得患儿家属理解同意后安排手术治疗。
在手术麻醉中心大力支持下,经过了精心周全的术前准备,顾勇教授联合佘锦标副教授、麻醉科林世清副教授在11月13日为该患儿实行手术治疗。术中开胸探查所见真如术前讨论预料,巨大肿瘤完全占满了左侧胸腔,心脏、大血管和左肺严重受压,幸运的是肿瘤包膜完整,边界尚清,无侵犯周边的大血管。顾勇教授带领张水深主治医师,进行了手术。最终,11公分的巨大肿瘤从患儿胸腔被完整切除拿出。
肿瘤虽已顺利切除,然而,长时间被严重压迫的左肺,尤其左下肺,能否顺利复张,成为了医疗团队关心的焦点。林世清副教授缓慢通气胀肺,可见萎陷成团的左下肺慢慢复张起来,术后患儿送至PICU,在唐雯教授团队的悉心治疗、精心呵护下,患儿术后顺利渡过胸腔巨大占位手术后各种风险的高危期72小时,2天就拔除气管插管,4天后就拔除胸腔引流管期。患儿于术后8天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转出至小儿外科病房。在佘锦标副教授团队治疗下,患儿顺利出院。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春燕)
报道链接:https://wap.gmdaily.cn/article/ac3a0259e4ed4d1a85eec812f6a33fde
报道时间:2020-12-30